国庆佳节,浙江湖州南浔古镇的粮票博物馆,迎来很多兴致勃勃的参观游客。吸引他们的正是这上千张已经退出市场流通30多年的各式粮票。
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,很难想象粮食短缺时代的中国,粮票是如何左右着一个人的生活,成为比钱还重要的东西。
小粮票见证大变革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随着各地库存粮食变得充足,吃不饱饭的问题解决了,运行近40年的凭票买粮时代结束了,粮票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记忆。新中国成立75年来,我国用世界9%的耕地,养活了世界上20%的人口,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了饭碗。
金秋十月,东北边陲的北大荒友谊农场迎来又一个收获季。大豆、玉米、水稻全都进入成熟期,丰收在望。
1950年,风华正茂的刘瑛响应国家号召,从北京来到北大荒,成为我国第一代女收割机手。她和许许多多的垦荒者一样,为的是一个信念,要为国家多产粮食!
时代变迁,刘瑛那一代人驾驶的农机已经成为停放在博览园中的垦荒记忆。而今天的北大荒则成为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的缩影。北斗导航指引着最先进的无人驾驶收割机,可以实现全程无人化作业。前人从荒原中开垦出来的黑土地,也建成了沃野千里的高标准农田。如今,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.3万亿斤台阶,人均粮食占有量493公斤,继续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。
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。今天,在中国人日益丰富的餐桌上,主食不再是最吸引目光的存在,肉蛋奶、瓜果菜的占比在不断增加。吃得好、吃得营养、吃得健康,正在接过吃得饱的接力棒,成为当下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。
与此同时,食物供给多元化,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才更牢。传统的“以粮为纲”观念正在拓展升级为今天的“大食物观”。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,向森林、草原、江河湖海要食物,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、要蛋白,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。
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汪三贵表示,现在强调构建“大食物观”,就是要在保证粮食安全的情况下,进一步构建多元化的粮食供给体系。不限于传统的耕地种植,而是包括“农林牧渔”等多种生产方式,用更多优质营养的食物,让居民的饮食结构更加合理,让中国人的饭碗装满更丰盛的中国味道。
-
创意微视频|跨越75年的对话如果穿越时空,向75年前的中国人介绍今天的中国,该从何说起?该如何向他们解释今天吃什么是个难题、逆袭的华流、消失的钱包...
-
台风“山陀儿”已致台湾1人死亡70人受伤中新社台北10月2日电 (记者 陈小愿)台中央灾害应变中心2日介绍,截至当天14时,台风山陀儿已致全台发生247件灾情,造成1人...
-
中国极端条件大科学装置助力 镍基高温超导研究获重要进展中新网北京10月3日电 (记者 孙自法)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,利用中国大科学装置——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(SECUF)...
-
(中国新貌)安徽小岗村:改革“惊雷”的时代回响中新社合肥10月3日电 题:安徽小岗村:改革惊雷的时代回响中新社记者 赵强十一假期,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热闹非凡。大...
-
台青深耕大陆18载:让更多大陆同胞吃到台湾美味糕点中新网10月2日电 据统计微讯微信公众号2日消息,国家统计局、科学技术部、财政部发布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,2023...
-
创意微视频|跨越75年的对话
2024-10-03 17:09:07
-
台风“山陀儿”已致台湾1人死亡70人受伤
2024-10-03 17:01:18
-
中国极端条件大科学装置助力 镍基高温超导研究获重要进展
2024-10-03 16:46:59
-
(中国新貌)安徽小岗村:改革“惊雷”的时代回响
2024-10-03 16:32:48
-
台青深耕大陆18载:让更多大陆同胞吃到台湾美味糕点
2024-10-03 16:23:46